“每次出来采访,
都会让我看到一个新的世界,
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跟不同人的交谈,
也总是会获得新的东西,
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善意,
更多的美。
不光是艺术作品带来的美,
还有人性里面所透露出来的美。”
——王耀庆
海岛日记 Chapter 4(最终篇)
今天是我的《海岛日记》的最后一集,谢谢大家捧场。希望很快能带着新的视频跟各位见面!嗯,很快!ಠᴗಠ
阅读时间
Chapter 4(最终篇)丨内在的光
文/徐砚美
Les belles étoilesFireflies - Cherry Blossom Girl
https://i.y.qq.com/v8/playsong.html?songid=230493639&source=yqq#wechat_redirect
沈从文先生的表侄黄永玉先生,在其著作《沈从文与我》一书中,提及一段这样的话:
沈从文一点也不伟大,若是有人说沈从文伟大,那简直是笑话。他从来没有在“伟大”荣耀概念里生活过一秒钟。他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他的一生,是不停“完成”的一生。如果硬要把文化和宇宙天体联系起来的话,他不过是一颗星星,一颗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沈从文(左)与黄永玉(右)
“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在我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两种极端向往:
一、做一件伟大的事
二、做一个平凡的人
后者,往往是前者求而不得之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大多数的人,事在无法“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中庸庸碌碌,感到挣扎,却迷惘地不知明日的方向。而那些一直在坚持做伟大的事的人,往往也在“成功”与“失败”的两个极端之中,被羡慕嫉妒恨,或者是嘲笑、揶揄以及旁观着。
其实,我们一直都不愿意平凡,或者想要追求伟大,只是因为害怕被看作“普通”。但是,看着耀庆在濑户内艺术节中所遇到的一位又一位受访者,在他们的身上,却看到了一种对生命的“敬意”,以及对他人成见的“无惧”。也就是一种“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的旁若无人感。
“华人文化中的‘熟人社会’
形成的是一种密不透风的压力”
很奇怪的,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往往越加的刻意,就越显得彼此之间就是“别有用心”,无论是父母对儿女的“我都是为了你好“,上司对下属的“我是为了你的前途着想”,朋友之间的“你就听我这一回”,在华人文化中,这种“熟人社会”的寒暄、劝慰,往往形成的,是一种密不透风的压力。
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释出善意,可是这些善意却又带着条件,于是渐渐地,为了响应这些善意背后的条件,我们也开始分身乏术,最后,这种从分身乏术而来的社交无力感,让我们陷入既想离群索居,又不甘寂寞的两难局面,总觉得要活在人群之中,就得满足这些善意背后的条件,人,活得很累。
“是这一种‘安’的特性,
让人的平凡与伟大可以相互连结”
总结耀庆走访濑户内艺术节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在这一集当中的饭团妈妈立花律子女士,都有一种共通性,用一个字可以形容——安。
安于土地所给予的,安于自己所拥有的,安于外部世界,也安于内部世界,是这一种“安”的特性,让人的平凡与伟大可以相互连结,合而为一。这种近乎是东方宗教中的精神,无关乎进步,无关乎突破,无关乎成功,更无关乎失败,它让个体内在的力量自然地展现,不再只是期待由他人的褒扬或贬抑来给予自己评价,从而“善意”与“助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变得非常地纯粹,而这份纯粹,也带来一种安定与净化的力量,让每一个从繁忙都市,甚或是先前所说“熟人社会”文化中受压已久的人,可以抖落一身的重量,在这份善意的面前,好好吃饭,好好呼吸,好好休息。
“他们都是一颗颗
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濑户内艺术节,体现的,除了“艺术”以及“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在地的“精神样态”,现代人的生活样态与精神样态往往具有一种吊诡的割裂,可是,岛上的人们,却有一种自然的如一,就像《老子‧八十章》中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或许,在艺术创作的动机上,许多人相信“不平则鸣”,认为一切创作都源自于对现实世界或自身遭遇的不满以及不安,但是,这些受访者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创作的可能性,不源于痛苦,而是源于对生活通透的明白,以致无挂无碍的“完成”每一件日常中到达自己手中的事。
正如黄永玉先生形容沈从文先生时所说的:“他不过是一颗星星,一颗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他们也都是星星,一颗一颗不仰仗什么而自己发光的星星。
【作者简介】徐砚美
台湾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学士班、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文字工作者,编剧,影/剧评人,与非常林奕华合作舞台剧《聊斋》《红楼梦》《心之侦探》《机场无真爱》,担任文本创作。著有《Who's Afraid of 林奕华-在剧场与禁忌玩游戏》一书。
看图时间
PART 1 こまめ食堂
こまめ食堂坐落于梯田旁,外观看上去很有日式古朴建筑的味道。昭和初期时,这里还是一家精米所,后来才被改造成食堂。
耀庆好奇食堂内的屋顶,原来屋顶上的是被保留下来的精米所里的部分构造。
店门口,耀庆和饭团妈妈一起摆出捏饭团的造型~
拍摄当天的午餐是饭团妈妈亲手捏的饭团,还有炸鱼和蔬菜天妇罗。
店门口的【今日菜单】
食堂里手绘的日历,简单又可爱
食堂门口的自助售卖机,在绿色的梯田和木色建筑的映衬下,红得耀眼。
食堂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露天庭院,开满了小雏菊和各种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吃完午餐坐在这儿来一杯咖啡,看着不远处的梯田,非常有《小森林》的味道~
立花律子女士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饭团妈妈”
采访中的耀庆和立花女士
PART 2 小豆岛部分艺术作品
2019年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上,有两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小豆岛展出。一位是向阳老师(左三),一位是朱哲琴老师(左四)。
距离小豆岛草壁港不远处,就是艺术家向阳的两件大型室外建筑装置:《可抵达的彼岸》和《7层7》。这两件都是“可抵达的彼岸——向阳的航海计划展”中的作品,另有一件27米长装置在夏季展出。
《7层7》艺术家:向阳
图片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可抵达的彼岸》艺术家:向阳
艺术家朱哲琴基于小豆岛当地“钟声是将神界与现世连接的唯一方法”的说法,创作了声响装置艺术《钟舍》。当游客敲击木鱼等物品发出钟鸣声时,屏幕上同时会反映出声音的波纹。她说:“这部艺术作品的主题是将精神力量变幻用肉眼可见形式展现出来。”
PART 3 小豆岛橄榄公园
小豆岛是日本最早大规模成功栽培橄榄的地方,为纪念小豆岛与橄榄的历史,于是在当时成功栽培橄榄的橄榄园附近设立了小豆岛橄榄公园。宫崎骏电影《魔女宅急便》也在是这里取景。
图片来源《Arch设计联》
游客可以在这里免费租扫把去风车打卡
吉吉的身影无处不在(《魔女宅急便》里的黑猫)
《魔王宅急便》
遇到穿着《魔女宅急便》同款的朋友们
PART 4 女木岛半日游
《女木岛名画座》依田洋一郎
艺术家依田洋一郎出生于日本,在美国长大,一直都特别钟爱纽约42街的剧场区,所以后来将女木岛上一座废弃的旧仓库改造成了小剧院《女木岛名画座》。大堂里挂满了艺术家自制的明星海报和油画,鲜艳夸张的色彩和各种复古怀旧的物件,让人仿佛置身于60年代的曼哈顿剧院。而二楼的小剧场里,每天都会循环播放几部经典的老电影供大家观看。剧场里的座椅和部分器材,都是依田洋一郎从美国一家被拆掉的影院里运回来的。
《海鸥停车场》艺术家:本村崇人
女木岛上的移动咖啡车和非常温馨的小店
在港口等船
高松-女木岛的乘船券
遇到一位提着超可爱包包的老爷爷
在女木岛海边做本次拍摄的endin
截止到此,我们的跳岛之旅就正式结束啦~谢谢大家对《王耀庆×海岛日记》的支持!四天三夜,匆匆的走过高松、直岛、丰岛、男木岛、小豆岛和女木岛,采访了6位在岛上生活、工作的人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以及艺术节给予海岛的复兴和重建。
这次没有介绍太多的艺术作品,其实整个艺术节有12个岛屿,将近有300多名艺术家贡献了他们的作品。也希望大家将来有机会可以亲临濑户内海,在每一个不同的岛屿去发掘这些作品,感受艺术带给人们的力量。
本文图片摄影:瑥映画·温璐
便利贴时间
こまめ食堂
Komame Shokudo
营业时间:周一,周三-周日11:00-15:00,周二休息
地址:小豆郡小豆岛町1512-2 Nakayama 761-4303
小豆岛橄榄公园
Shodoshima Olive Garden
开放时间:08:30-17:00
地址:〒761-4434 香川县小豆郡小豆島町西村甲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