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剧《毕业歌》打破了以往电视剧人物和重点都很突出的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而用了一种类似散文描写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它没有刻意美化主角或者正面人物,也没有把反面人物刻画的十恶不赦,例如洪望楠会被别人利用,误入圈套,季家鸣也曾经舍生忘死得搭救洪望楠,始终坚持他的信仰,并坚守一份感情。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优点与缺点共存的,都是那么真实、自然。
其中爱国工程师洪望楠是非常让人敬仰的。
他出身在书香门第,没有躺在书本上之乎者也,选择了飞机制造这个专业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学成回国,一心想要为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凭借他的知识和才华,年纪轻轻就担任中央飞机制造厂的总工程师,成为国之重器的脊梁。
工作中他经常忘我,甚至有些痴狂,以至于他忽略了身边的人。我想“偏执、痴狂”应该是科研领域成大事者的统一特征,例如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名人故事――牛顿煮表。(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一代数学奇才,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的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大人物离我们太远,他们的成就让我们称赞,他们的形象只挂在教师的墙上供我们瞻仰,可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应该就是洪望楠那个样子的。就如季家鸣所说“如果重新来一次,你依然会呆在车间”,不在爱人身旁。扪心自问,我们中间又有几个体会过这种忘我的状态,又有几个能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好呢?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苛责洪望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焉?”
经典抗战剧《亮剑》中,赵刚和冯楠在初次见面时曾经对自由和尊严的探讨,“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了伤害,受到了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你会怎么选择?”,“反抗或死亡”。赵刚一个能文能武的共产党战士,在文革的时候选择了后者。当然这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科学家、知识分子的选择。而洪望楠,他失去人生自由之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自艾自怜,没有放弃生命,他选择蛰伏,心怀梦想,与影为伴,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有骨子里的单纯与善良,没有想到共同经历生死的朋友会有意陷害;他具有正义感,就是挽救了父亲和爱人生命的人,做了违背民族大义的事情,他也不能原谅,他只站在正义的那一边……
不管是在求学还是工作、做事还是做人、顺境还是逆境、亲情还是爱情之间,他一直都是一个认真的人。我想说认真生活的人,值得被认真对待。不管能不能理解,至少尊重。